银行反击互联网金融:盈利模式是痛处
时间: 2014-02-11

(转自《新浪科技》)

经历了互联网金融在2013年的强势冲击,银行等传统金融反击互联网金融在2014年成为市场关注焦点。

2014年开年,银行在互联网金融的探索继续升温:1e的推出,标志着国内最大银行工行加快互联网金融市场布局;民生银行(7.63, 0.26, 3.53%)直销银行内测网站曝光;为应对各宝类理财产品对存款分流,银行纷纷推出T+0的理财产品,同时银行理财通过微信、电商等平台销售也成为趋势。

一名股份制银行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称:银行互联网金融还未建立明确的商业模式,银行想要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全面反击还有更多地方需要变革。

电商、理财新模式

自建行在20126月提出建立电子商务平台之后,五大行陆续开启自建电商平台模式的探索。2014112日,工行旗下的e电子商务平台正式上线。至此,加上建行的善融商务、农行的“E商管家、中行的中银易商品牌下电商平台、交行的交博汇,五大行领衔的电商平台悉数亮相。

银行建电商,不但可以让之前的信用卡积分客户转化成电商客户,也可以通过电商平台提供银行的理财、融资等服务,增加客户的黏度。同时,银行也可以建立客户的大数据库。一名银行业分析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目前来看,银行电商模式是一个一举多得的创新探索。

但凡提及电商,流量始终是难以避开的话题,如今银行系电商平台已经不少,但目前仍然没有能够逃离流量困惑的更好样本。

在互联网上,大家都知道流量为王,入口就是流量最大的访问点。中行电子银行部助理总经理董俊峰曾在一论坛上表示,从入口来讲,金融入口有两个,一个是银行的网站,另外一个就是像搜索、电商或者微信这些社交门户。他认为一家银行不与互联网生态合作,独自去打造一个排他性的金融入口不太可能。

除了电商外,银行对互联网金融的反击还体现在对理财业务的模式创新上。去年底,平安银行(12.00, 0.43, 3.72%)推出平安盈与南方基金合作,平安银行的客户可以直接通过网络开立账户实现购买该产品,资金账户并实现“T+0”实时转出使用。据媒体报道,交行、工行等也与基金公司合作,推出了相关产品,建行也正在筹备代销渠道T+0业务的上线。

2014年的银行互联网金融反击战中,市场强烈关注的模式,则是民生银行直销银行的上线。作为一开始就以完全互联网化模式设计的民生银行直销银行,依然以余额理财业务作为其面世的头把利器。如意宝即与民生加银基金和汇添富基金合作的货币基金产品,是直销银行上线的三大拳头产品之一。

盈利模式仍处探索期

盈利模式,是一个很痛苦的事情。去年10月,中行网络银行办公室负责人钟向群谈及银行布局互联网金融的盈利模式时称。

中行副行长王永利也曾撰文表示,网络银行的创新存在不确定的因素,其中一项就是商业运作模式尚未固定。目前网络银行尚未形成稳定的、成熟的经营模式、盈利模式和服务模式。同时,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也带来挑战,某项技术可能被替代或颠覆。

钟向群认为,银行做互联网金融难以像电商一样拼价格、拼流量,因此可能的盈利点存在两个方面,首先是用银行在资本、技术、支付、信用等方面的优势,渗透和接入到新经济领域,在新经济发展中分一杯羹,其中主要关注与合作伙伴的交易增长;其次为多种需求的客户提供服务,本身就会有收益。

就目前而言,银行探索互联网金融业务的盈利模式,一方面是在电商中嵌入融资类产品,另外一方面是建立理财产品的网络销售渠道。

工行在e商城中,将工行逸贷产品与网上购物结合起来,客户订单高于600元就可以在线申请逸贷消费贷款业务,并实现全线上、全自助、瞬时到账。

在电商平台嵌入融资服务,建行善融商务初尝甜头。截至去年末,善融商务平台融资贷款发放34亿元,累计发放40亿元。

如果仅仅将融资和理财业务从线下搬到线上,而不做更深一步的创新,客户难以通过网络就形成黏性。因此最好的方式是,能够通过网络满足客户的所有需求。上述银行业分析人士表示。

前述股份制银行人士也告诉本报,做到满足客户的需求,对银行而言还有一个突破口就是大数据,不过这需要银行积累更多更加细化的原始数据。目前,也有银行提出建立网络社区的设想,在积累客户数据的同时,也在研究客户的金融行为。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