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关单位:
为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拓展融合创新应用,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定于2023年9月-12月举办第五届中国工业互联网大赛(以下简称大赛)。大赛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浙江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名称
第五届中国工业互联网大赛(China Industrial Internet Contest 2023)
二、大赛主题
数字赋能 智创未来
三、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浙江省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宁波市人民政府
执行承办单位:宁波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青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宁波市海曙区人民政府、北京市石景山区人民政府、无锡市人民政府、昌吉回族自治州人民政府、胶州市人民政府。
四、组织架构
大赛组委会:设立组委会,负责大赛组织实施,由主办单位和承办单位相关负责同志组成。
大赛秘书处:组委会下设秘书处,设在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技术发展司、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科技创新局、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经济服务部和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负责统筹推进大赛相关事项。
大赛秘书处办公室:秘书处办公室,设在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承担赛事组织协调、宣传推广和技术保障等工作。
大赛专家评审委员会:组建专家评审委员会,负责参赛项目的评审工作,专家评审委员会由科研院所、投融资机构、行业机构、大型企业等相关专家组成。专家评审委员会顾问名单如下:
序号 | 姓名 | 院士 | 序号 | 姓名 | 院士 |
1. | 毛新平 | 中国工程院院士 | 2. | 尹 浩 | 中国科学院院士 |
3. | 冯登国 | 中国科学院院士 | 4. | 邬江兴 | 中国工程院院士 |
5. | 刘吉臻 | 中国工程院院士 | 6. | 刘韵洁 | 中国工程院院士 |
7. | 李伯虎 | 中国工程院院士 | 8. | 李培根 | 中国工程院院士 |
9. | 杨善林 | 中国工程院院士 | 10. | 吴汉明 | 中国工程院院士 |
11. | 吴建平 | 中国工程院院士 | 12. | 吴 澄 | 中国工程院院士 |
13. | 沈昌祥 | 中国工程院院士 | 14. | 张 平 | 中国工程院院士 |
15. | 郑志明 | 中国科学院院士 | 16. | 单忠德 | 中国工程院院士 |
17. | 房建成 | 中国科学院院士 | 18. | 俞建勇 | 中国工程院院士 |
19. | 钱 锋 | 中国工程院院士 | 20. | 倪光南 | 中国工程院院士 |
21. | 高金吉 | 中国工程院院士 | 22. | 唐立新 | 中国工程院院士 |
23. | 黄 维 | 中国科学院院士 | 24. | 梅 宏 | 中国科学院院士 |
25. | 廖湘科 | 中国工程院院士 |
(按姓氏笔画排序)
五、大赛安排 中国工业互联网大赛分为地方赛和全国总决赛,以新锐组和领军组两个组别进行比赛。地方赛由各赛站地方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和人民政府等牵头组织,地方赛产生的优胜企业按分配名额入围全国总决赛。全国总决赛由大赛组委会组织。 (一)赛题方向 面向新时代新型工业化背景下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的新要求,聚焦产品、企业、产业竞争力提升和可持续发展需求,挖掘一批技术先进、成效显著、易推广复用的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加快工业知识的沉淀、传播和复用,以价值为牵引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具体参赛项目名称自行拟定。 赛题方向一:工业互联网+质量提升解决方案。聚焦提升产品质量竞争力要求,征集推动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质量改进的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基于平台开展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售后服务、全过程质量管控,以及产业链上下游质量管理联动,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的动态识别、智能分析和精准控制,提高产品质量稳定性和可靠性,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由北京赛站组织。 赛题方向二:工业互联网+产品服务化解决方案。面向高技术、高附加值行业领域,征集面向产品服务化的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开展数据驱动的高端产品研发设计创新、设备预测性维护和性能优化、客户增值体验等服务,以及新型智能化产品、新型数据资产管理等数字化产品创新服务,推动企业向“技术+产品+服务”专业化转变,实现向价值链高端延伸。由无锡赛站组织。 赛题方向三:工业互联网+工业大脑解决方案。聚焦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需求,征集企业大脑、行业大脑、产业大脑等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基于平台融合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通企业研发、生产、管理、服务等数据链,通过对基础工艺、控制方法、运行机理等工业知识的软件化、模型化、平台化,形成数据驱动的高效运营管理模式,提升企业全面感知、智能决策、精益制造和精准服务能力,促进智能化发展新模式。由宁波赛站组织。 赛题方向四:工业互联网+稳链强链解决方案。聚焦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需求,征集面向重点行业的强链补链稳链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基于平台开展要素驱动的业务协同优化、供应链管理、上下游协作、产业配套支撑和区域联动等服务,推动产业链布局调整优化,有效提升企业整体运行效率和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效率。由青岛赛站组织。 赛题方向五:工业互联网+绿色低碳解决方案。面向高能耗、高排放产业绿色化、低碳化发展需求,征集促进绿色工艺改进、节能减碳、能源循环利用的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基于平台开展碳监测、碳足迹评价认证等服务创新,探索能碳融合技术创新和协同管理,实现工业企业全流程绿色低碳,支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等建设,促进工业绿色发展。由新疆赛站组织。 (二)赛程安排 大赛官方网站(www.cii-contest.cn)是参加大赛的唯一官方渠道。赛事各阶段评审规则、工作流程、具体时间和晋级名单详见大赛官网。 1.报名参赛(截止至10月22日)。参赛团队登录大赛官网报名参赛和提交参赛项目。 2.地方赛阶段(2023年10月-11月)。地方赛按赛题方向采用逐级遴选方式产生优胜企业,各赛站组织方案由相关组织单位另行公布。地方赛组织单位要严格根据大赛组委会制定的评审规则和标准,采用网上评审、网上路演、线下路演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比赛,于指定日期前向大赛组委会提交拟晋级全国总决赛的推荐名单。各比赛环节的相关评审资料应留档备查。 3.全国总决赛阶段(2023年12月)。全国总决赛在浙江省宁波市举办,通过路演答辩评审,评出大赛一、二、三等奖。全国总决赛及系列活动方案由组委会另行公布。 4.大赛闭幕式(2023年12月)。在浙江省宁波市举办大赛闭幕式并颁发奖项,具体时间和方案由组委会另行公布。 5.大赛产业服务 为加速参赛项目的落地应用与推广,将于赛事举办期间和赛后持续组织系列活动,包括政企对接会、供需对接会、投融资对接会、展览展示、媒体行等系列生态赋能活动,具体时间和方案由组委会另行公布。 六、参赛条件 符合参赛条件的单位自愿登录大赛官方网站(www.cii-contest.cn)报名参赛。大赛注册报名和参赛项目提交截止时间为2023年10月22日。参赛单位须独立参赛,可选择一个赛站参加大赛,每个参赛项目限报一个赛题方向。大赛不向参赛单位收取任何费用。 (一)参赛组别 本届大赛设置新锐组、领军组两个组别,在赛事各阶段分别进行比赛,报名截止后不可更改参赛组别。 1.领军组参赛资格:参赛单位应满足以下任一条件: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商:从业人数大于300,或营收大于10000万元。 工业企业:从业人数大于1000,或营收大于40000万元。 中央企业(集团)及下属公司。 2.新锐组参赛资格:不符合领军组条件的团队,包括高校等。 (二)参赛单位要求 大赛面向全社会开放,各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组织均可报名参赛。参赛单位应满足下列条件: 1.参赛单位应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需独立参赛。参赛单位可以有多个参赛团队和项目参赛,但每个参赛团队只能提交1个参赛项目,每个参赛团队的参赛代表人数不超过5人,每个参赛代表只能代表1个团队参加比赛。报名截止之后,参赛代表不可更改。 2.参赛团队必须且仅能选择一个赛站报名参赛,并需遵守赛站的赛事要求和安排。